近日,工信部公示了2024年5G工廠名錄,江蘇江南精密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獲評國家級5G工廠,為常州經開區首家!
5G工廠是指將以5G為代表的數字技術,廣泛應用于工廠生產現場,形成生產單元廣泛連接、信息(IT)運營(OT)深度融合、數據要素充分利用、創新應用高效賦能的先進工廠。
在江南精密5G綜合管控平臺,中控室的LED監控屏上數字、文字、圖片、視頻等各類信息實時跳動,工作人員就像玩電腦游戲模擬城市一樣,隨時查看各生產線的運行情況。“哪臺設備有故障,哪個工位效率低”,一目了然。當廠區被5G網絡覆蓋,數據快速“跑起來”,工廠管理者不但能隨時看到實際工作情況和產能分布,直接分析、高效決策,還打破了空間限制,實現多個分廠生產協同。
操作工唐志春在培訓室里戴上VR眼鏡,用時1分25秒遠程模擬了點位上的全自動焊接。他說:“企業將VR數字技術融入實操教學、操作測驗,要求員工都來嘗試,減少一次性操作故障率,并結合理論考試為員工打分,引導他們從操作工變為機械手。”
車間內,重達20多噸的鋼卷被行車C型鉤牢牢抓起,緩緩運轉于高空,而這一切都在車間外的控制室完成。傳統的行車調度最依賴人工,員工一連幾個鐘頭坐在行車上,苦累不說,調度銜接也經常不順。如今,行車往哪開,駕駛員看著屏幕動動手柄就可完成操作。吳偉健介紹:“通過智能設備,一位‘老司機’可輕松駕馭多臺行車??刂剖覂冗€裝了空調、飲水機,大伙兒工作環境也好了不少。”
更多機器人走上工作崗位,在彩涂車間的生產線上,多組圓盤形刀具飛速旋轉將長長的鋼卷切割為一片片薄鋼板。當刀具需要替換時,工作人員來到縱剪機組的電腦前,設定寬度、厚度、材料等數據,機組內的機械手臂便快速伸展,從數百個刀具中迅速配齊所需的十多個刀具,全過程不過一兩分鐘。黑色運輸帶上,寬800毫米、厚0.4毫米的金屬板材快速經過,多臺工業攝像頭“火眼金睛”同步檢測。過去每片產品的表面質量都靠人眼識別,如今工人在電腦端就可復核,大大減輕了工作量。機器讓員工更輕松,還反映在每天的步數上。剪切車間主任陶波說:“以前上一個班,在車間里能走到上萬步,現在走不了多少步了,因為有了‘代步’的AGV小車。” AGV小車不載人,承擔了物流搬運,并能處理上料、下料等。它穿行于車間,能精確、無誤差地接收信號,并沿著指定路線,準確地將物料運送到智能立庫。
江南精密2008年進入家電行業,當時市場占主流的還是美國、日本企業。后來,國內“鯰魚”紛紛加入,攪動著行業,也刺激著企業的危機感。企業負責人特意外出學習,看看外地如何通過智能化升級帶來效能革新。為了治療“生產情況不透明”這個“慢性病”,江南精密的第一味藥,就是把生產設備都聯上5G網,當年度就節省成本200多萬元。“改了第一步,確實有幫助。哪怕沒有政策支持,也會自發往技改的路上走。”吳偉健說。從前,一線操作崗每日重復機械操作,勞動強度很大,讓招工變得越來越難。從傳統車間到5G車間,機械手臂替代了“人打手敲”,對員工吸引力增加了不少。
如今,江南精密已是業內民營企業龍頭,其多輪技改轉化出的技術實力可見一斑。90%生產工序實現智能化,效率提升超20%、年產能突破30萬噸……企業獲得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、省綠色工廠、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等稱號,其產品供應海爾、美的、海信等知名廠商。企業設備負責人王步華介紹:“目前江南精密智能化設備覆蓋率約70%,企業決定再投入500萬元,繼續改造升級。今年的產值目標是25億元,爭取再上一個臺階!”
下一步,江南精密將繼續緊扣“智慧化”和“云能力”,打造核心互聯的智造生態,用“智改數轉”提升企業效益。